平静了一周的棉花昨日突然大幅拉涨,2307、2309合约尾盘触及涨停,主力2309合约盘中最高价达到16465元/吨,并伴随成交量的大增,收盘涨幅达5.6%。

  夜盘时段,棉花维持涨势,盘中一度涨超3%,截至收盘涨超2%。

  昨日,有市场消息称,相关机构发布的棉花商业库存数据与实际库存不符,部分企业经过盘库认为实际棉花商业库存较为紧缺。对此,冠通期货表示,此前市场调研情况存在一定偏差,目前确定最晚九月底棉花会有缺口,全市场已开始调整供需平衡表。受此影响,现货市场昨日大量扫货,而市场上棉纱库存普遍较低,棉花及棉纱报价均出现了大幅上涨,市场对于9月行情普遍持乐观预期。

  华安期货棉花高级分析师姚禹表示,昨日棉花大涨受到商品普涨的带动。宏观方面,5月PMI 50.9,较4月上升1.4%,这是推动棉价上涨的驱动因素之一。而推动棉价上涨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供应端的收紧,据新疆调研数据,今年全国棉花产量预估在530万—550万吨,远低于去年产量,同时疆内库存资源也略有紧张。“供应端的利好推动了棉花期货价格大涨。”他说。

  格林大华期货棉花分析师王子健介绍称,今年清明节后,新疆新棉种植从南向北逐步展开,同时恶略天气伴随整个新棉播种季。在播种期间,雨雪、寒潮以及大风等恶略气候的到来,使得南北疆种植地均有部分棉田面临重播的情况,部分地区甚至播种3—4次。根据调研数据,每播种一次,“种子+地膜”就需要平均130元/亩的费用,这直接导致皮棉种植成本增加。

  与此同时,其他农资支出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上涨。新疆发改委发布调研结果显示,预计今年调查户户均购买农资数量较上年实际增加2.2%,户均购买农资支出较上年实际增加2.25%。“皮棉种植成本的增加抬高市场对于郑棉价格重心的预期。”王子健表示,除了种植成本的增加,恶略的天气也导致部分棉田的单产将有所下降,总体疆棉生长进度也同比落后15—20天。

  此外,王子健认为,政策端导向也对疆棉种植面积产生影响。为缓解粮食危机带来的影响,新疆发改委提出“次宜棉地区改种粮食作物”的政策导向,同时叠加“未来三年疆棉目标价格保持18600元/吨以510万吨定量补贴”,预计2023/2024年度疆棉种植面积将减少8%左右。

  2023年4月底,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对全国10个省市和新疆自治区共1781个定点农户进行了植棉面积及棉花播种进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预测2023年度全国植棉面积为4148.9万亩,较3月底调查减少6.9万亩,同比下降7.6%。其中,新疆地区植棉面积为3725万亩,较3月底调查减少6.9万亩,同比下降4.5%;黄河流域植棉面积为222.5万亩,较3月底调查减少4.7万亩,同比下降24.2%;长江流域植棉面积为175.9万亩,较3月底调查增加5.5万亩,同比下降30%。

  目前全疆播种工作已基本结束,今年新疆经历近20年来最冷4月,低温、寒潮、大风、沙尘暴等灾害天气时有发生,大部分棉田重播2—4次,生长进度较往年同期慢15—20天左右。姚禹说,由于今年在种植期间天气状况并不理想,多地多次补种,所选取的补种品种多是120天左右生长期的早熟品种,而南疆一般品种生长期为130天左右,补种对于单产和质量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新年度棉花供给偏紧以及种植成本增长影响市场情绪,同时疆内轧花厂产能过剩的问题犹存,市场也对新棉采摘期轧花厂‘内卷’现象出现的概率预期增加,多重因素共振带动郑棉价格上行。”王子健表示。

  国际方面,5月USDA月度报告显示,2022/2023年度全球棉花总产与消费量均小幅上涨,期末库存环比小幅增加。报告对2023/2024年度的全球棉花基本面进行预测,新年度全球棉花总产同比小幅调减,消费量同比增长过大,全球贸易量增加,但受上一年度期末库存高企影响,新年度期末库存预期同比仅微幅减少。

  美国方面,王子健分析认为,供应端,美棉种植区的降雨缓解市场对下年度干旱气候的担忧,尽管下雨对部分地区的种植进度产生影响,但还未产生灾害影响。天气的好转使得美农业部对弃耕率的预估有所下降。下游方面,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美国经济预计出现下滑,这也导致美国消费水平出现回落,根据美国商业部数据显示,2023年4月美国的服装及服装配饰零售额(季调)为254.99亿美元,同比下降2.32%,环比下降0.29%。在美棉出口方面,现阶段美棉已经处于超卖阶段,美棉已签约占年度装运比例为110%,后续应更加关注其装运情况。

  国内方面,姚禹表示,就供应端来看,疆内新棉播种期气象条件不佳,减产已成定局。具体减产幅度如何,后续需重点关注6—8月的天气,尤其是6月的积温水平能否提高,8月份的坐桃期间温度是否适宜。我国棉花商业库存4月降速明显增加,纱线库存降幅也较为显著,但由于终端消费发力羸弱,坯布库存降幅并不乐观,从库存结构来看,目前上中游库存相对健康,压力主要集中在下游终端,这体现出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博弈。从终端消费来看,目前我国内销数据尚可,1—4月我国内销受到居民报复性消费影响表现尚可,但现阶段已基本释放完毕,后续对于消费推动力稍有缺乏。预计届时内销增幅将逐渐回落,但同比数据依然可观。外需压力明显,从近期我国纺织服装主要出口国家能够看出,出口俄罗斯、巴西、沙特、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比重明显上升,这表明我国在开拓新兴国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对于外贸企业层面而言,我国大多外贸企业海外客户聚集于欧美地区,短期内难以批量转化为新兴市场客户。从这一角度来看,后续出口压力犹存。

  展望后市,姚禹表示,目前恰逢北半球新棉种植生长期,价格对于天气的敏感性逐步加深,中长期天气具有难确定性与难持久性特征,这也预示着棉价波动性或上升。由于前期播种期间天气不理想,今年预计全国新棉产量在530万—560万吨,较去年减产10%以上。今年供应端收紧趋势基本已成定局,减产幅度的不确定性是市场炒作的主要热点之一。与减产相伴的热点话题是我国轧花厂产能过剩。因此,短期在天气反复炒作的阶段内,棉价大概率维持振荡。中长期在减产叠加抢收预期下,棉价重心将维持上移趋势,预计价格区间在15000—18000元/吨。“后市需重点关注天气的变化,这将直接关系到新棉的产量,以及是否再次刺激市场造成抢收新棉。另外,对于下游消费需求的边际改善程度也需要重点关注。”

  王子健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供给偏紧以及轧花厂“内卷”问题短期还未被市场消化,总体上,郑棉运行仍以偏强振荡为主。进入棉花生长期,疆内种植区冰雹、降雨、大风等恶略天气仍有侵扰的可能,这将影响最终的皮棉产量,所以天气状况仍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随着本年度皮棉逐步被消耗,纺织企业可锁基差提前锁定优质皮棉,同时可配置看涨期权对冲未来采购的价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