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员工素养,优化企业整体面貌。主要分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整理”,即区分要与不必要的物品,保留必须的物件,保持环境简洁;“整顿”,将必需品依规范定位、按规定摆放整齐有序,并明确标识;“清扫”,清除现场内地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其成果;“素养”,人人按章操作、依规办事,提升个人品质素养,培养对工作讲究、认真的员工。

其中最后一点需要格外注重,要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外辅以员工的参与感,提升主动性,让员工自发的贯彻执行“5S”制度,而不是“推一步、动一步”,提升员工内在素养,营造良好的风气。

目前公司每月都定期安排专人进行办公室“5S”检查,而大多数职工对“5S”的认知有一个明显的误区,认为就是单纯地把办公室的卫生搞干净,完成检查任务即可。其实不然,“5S”的落脚点应放置在员工的自我约束与规范上,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应付任务,要让员工真正理解“5S”的内涵,将“5S”精神内化于心,形成一种长期的正向的行动理念。

“5S”管理的推广与落实对升级企业形象、保持公司的整洁与秩序大有裨益。既有利于培养员工责任感,转变习惯性松散的意识,又能够革除马虎之心,让员工学会注重细节,养成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的良好习惯,使其自觉遵守规定,自发维护周围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质量。在长期的实践中推动管理标准化,打造整洁的职场环境,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守护品质,保障安全。

如何更好地推进“5S”管理活动,则是一个需要不断校正的动态过程。要在长期实践中引导正向反馈并积极落实,善用将“PDAC循环”合理化融入其中,不断确立新的目标,提高现场综合管理水平,逐步完善机制,使其成为提升企业形象的一大助力。

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