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向可赛公司职工问及谁是身边的实干家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说出他的名字——关林章。在厂区一待就是十来个小时,非要把问题解决了才肯下班,他是我们工区真正的实干家,
关林章,74年出生,19岁时从学校毕业,他便一头扎进了潜江荆江化工总厂(可赛化工前身),一干就是30年,最为绚丽的韶华献给了他深爱的盐化事业,初心不改。今天,他仍在可赛公司动力车间挥斥方遒,将心血和汗水无私挥洒在可赛公司的建设道路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993年他响应市政府振兴潜江市,复兴制造业的口号,在荆江化工厂建设初期,厂区方圆百里尽是荒草。面对困难他迎难而上,始终冲在最前沿,他用自己的实干精神取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先后被评为优秀员工、先进个人、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如今在动力车间担任机电副车间主任一职,他身体力行,树立爱岗敬业的榜样,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带头干,冲在前。在日常工作中,他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大部分时间都在单位里。一进入工作,他就会行色匆匆地奔走在设备旁、穿行于支架间……一会儿叮嘱值班人员控制好循环水的流量,一会儿又跑过去检查配电室机器的工作状态。工友们常说关林章的脚是铁打的,永远也不知道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身先士卒的身影。
8月10日,刚刚到公司便接到值班员的电话,得知盐水工区送循环水主道锈蚀穿孔破裂,他立即奔赴一线,带头上阵,因为他深知管道维修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在他的指导下,经过废旧管道拆除、起吊、新管道焊接、安装等一系列复杂重要的程序,以及工友们三个工作日加班加点的抢修,盐水工区很快恢复了生产。有人劝他不要那么拼,可他的回答总是那句话:“没事,不解决问题不安心,不如解决了心头患,这样才吃的香睡的着”。
舍小家,顾大家。在印象中,每天他都是第一个进入厂区,收工时最后一个离开现场。工作笔记本是关林章每天工作时的必备物品,“三查三整改”已经成为他的工作习惯。班前检查记录工作现场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整改;班中检查记录班前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生产中人、设备、环境的动态隐患;班后检查记录未整改的问题,安排下一班工作。多年来,关林章通过记录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经验,他总是在工作现场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通过实际操作传授给每一位工友。
然而,工作中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关林章却难掩对家庭的愧疚。由于工作的要求,呆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对家人的照顾就更少。他说:“最愧疚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了。”可是只要工作需要,他便会一次又一次忘我地投入到一线工作中。
这就是关林章,一个走路都带风的人,为他所热爱盐化实业兢兢业业地奋斗着。

二支部 梁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