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新棉加工正值高峰,市场供应持续增加,新棉丰产对棉价形成较大压制,同时纺织市场进入传统淡季,纺企新订单和产销速度均趋缓,供需双双压制下,本月棉价呈现小幅下跌趋势。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截至11月25日3128B级皮棉现货价格在14829元/吨,较月初下跌0.20%。

期货方面,国内外价格均有下跌,其中美棉价格跌幅较大。截至11月25日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价13625元/吨,较十月底下跌10元/吨。美棉主力更换为03合约,截至11月24日ICE期棉主力合约结算价64美分/磅,较十月底下跌1.54美分/磅。

从当前价格来看,棉价正处于一年来的中位、近三年来的低位水平。

供应方面:国内籽棉收购已近收尾阶段,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截至2025年11月20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98.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全国交售率为98.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全国加工率为64.2%,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全国销售率为27.9%,同比提高17.3个百分点。今年新疆机采棉收购价格较去年略降,平均在6.19元/公斤;手摘棉较去年略升,均价在7.02元/公斤。

库存方面:11月末,新棉收购扫尾,棉花供应压力集中显现,全国商业库存增长明显,新棉加工入库量增多。截止2025年11月21日,棉花商业总库存380.01万吨。

进口方面:2025年中国进口棉花格局再次出现结构性变化,美棉进口大幅下滑,以巴西棉和澳大利亚棉花为主要进口来源的南半球棉花占比有所提升。2025年10月我国进口棉花约9万吨,环比减少约1万吨,同比下降约15.6%。2025年1-10月我国进口棉花约77.4万吨,同比下降约67.4%,处于近五年低位。南半球棉花进口量约55万吨,占进口总量比重为70.7%,处于近五年高位,其中巴西棉和澳棉二者占比在99.5%以上。

国际方面:由于USDA最新报告通过调增美棉以及我国棉花产量等方式明显调增全球供应,对于全球消费仅有小幅调增,供应端致使ICE棉价承受较大的压力。同时在全球经济弱势运行,消费端力度不足的情形下,消费端或难有较大提振。

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发布的11月份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报告,全球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及库存量均高于9月预测。全球棉花产量上调52.3万吨,其中中国上调21.8万吨、美国上调19.6万吨、巴西上调10.9万吨。全球贸易量上调6.53万吨,消费量上调1.09万吨。期初库存上调8.71万吨,主要由于一些国家2024/25年度贸易数据的更新。受上述变化影响,全球期末库存上调约61万吨,至1653.2万吨。

需求方面:11月中旬以来,棉纺织品服装内销淡季特征逐渐显现,C21-C40S等常规中支纱需求逐渐走弱。纺企新订单和产销速度均趋缓,下游纺企订单以小短单为主,增量有限,开机率同比走低,但行业未出现大规模停产情况,企业对棉花原料仅保持刚需补库节奏。

外围方面,尽管中美达成协议对市场情绪有所提振,但阶段性供应压力仍为市场主要矛盾。另外由于全球经济博弈升级,出口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市场同比下滑。海关数据显示10月纺织服装出口222.6亿美元,同比下降12.6%,环比下降8.8%,其中纺织品出口112.6亿美元,下降9.0%,环比下降5.9%,服装出口110亿美元,下降16%,环比下降11.6%。1-10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439.4亿美元,同比下降1.6%。

后市预测:当前供应充足和需求疲软是压制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不过尽管新增订单有限,但纺企未大幅减停产,同时棉花成本固化,棉价下方空间有限。从往年的行情走势来看,12月棉价基本在区间震荡为主,在没有利好大幅提振下,预计今年行情也不会有太大变化。